董明珠将格力打上自己的烙印,“霸道总裁”的印象让人深刻


  9月3日,早几日,格力二代手机在官网仅卖出5部,沦为业界茶余饭后的笑谈。而经媒体报道后,又恰逢6.18期间,格力二代手机销量突然“暴涨”,三天后销量增加了700多倍,售出3870部。于是,有人认为,格力手机迎来了转机。

  在我看来,格力手机的数据暴涨,是基于过去的基数太低,以及舆论带动下对格力手机的关注,只要董明珠的运作方式及思维不转变,格力手机就没有机会。在品牌越来越集中的手机行业,手机企业对产业链掌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,缺乏“开放合作精神”的格力,在造手机方面已陷入“囚徒”困境。

  董明珠将格力打上自己的烙印,“霸道总裁”的印象让人深刻。她走到哪里,都是耀眼的明星,第二天的头条非她莫属,这就是董明珠。对此,她也很享受,也乐此不彼。董明珠确实有这个资格,她曾带领格力,从一个国营小厂,做成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,实现“技术、营销、制造”三位一体,取得的成绩十分瞩目。从2005年开始,格力在空调界的地位,就再也没有被对手超过。

  在空调行业,董明珠打败了一帮老爷们,号称“走过的路不长草”。尽管近年被美的等企业追着打,初显疲态,但格力凭借独有的渠道能力,以及技术积累,还是守住了优势。不久前,董明珠还说,在空调行业,至少未来十年没有企业能超越格力。

  谈及董明珠,业界对她充满尊重,空调企业甚至对她有一种恐惧。但霸道强势,也是一把双刃剑,让格力完全陷入董明珠一个人的手掌中,成了董明珠一个人的格力,听不到其他的声音,这其实是不利于格力发展的。格力作为一家年营收千亿元级别的大企业,除了董明珠,竟然没有另外一个管理层被人记得住,即便在全球也十分鲜见。这意味着董明珠太强势,没有给其他管理层崭露头角的机会,所有事情都要经过她之手,所有权力都揽在自己手里,这是相当危险的。

  董明珠的风格,会让格力陷入旧有思维中,用做空调的方式,去做其他一切事情。公司上下对都董明珠言听计从,导致公司对空调之外的新技术、新趋势,缺乏认知和把握能力。在做手机上,格力空有豪情。作为一家在手机领域没有积累的企业,董明珠要想赢得消费者,仅靠情怀是不够的,首先要了解这个行业,了解消费者,然后要找到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才,放手让他们去做,才是最佳方式。

  格力造手机,不是没有机会,格力空调有较好的口碑,“中国制造”赢得了一批中老年用户的好感,如果经营得好,有望获得一席之地。不过,按格力现在的做法,显然是看不到机会的。格力手机要想冲出一条路,必须由专业的人,去做专业的事情。

  之前,董明珠说,格力手机用三年不坏,这明显是空调的玩法。今天,很少有手机是用坏的,手机行业变化太快,新技术不断涌现,只要通过创新,去赢得消费者。诺基亚手机可以砸核桃,最后都溃败了。手机,仅仅是用不坏,还远远不够,除了硬件,更重要的是软实力,格力在这方面一片空白,怎么在竞争惨烈的手机市场立足?

  尽管董明珠前不久还表示,格力手机要做国内第二,仅次于华为。但,这也只能过过嘴瘾罢了。对比格力与华为,这两家企业还是有一些共性的,格力的董明珠以及华为的任正非,都是公司的精神领袖,形象较为硬朗。但是,两家企业又有明显的差异,董明珠以“个人英雄”示人,公司的大小决策由她一个人拍板,公司里搞技术研发的,在市场上披荆斩棘的,完全被董明珠的光环给遮盖了;与董明珠不同,任正非则反对“个人英雄”,任正非曾说,即使有人代表华为去领奖,也只能代表团队站上领奖台。他自嘲说:“我不懂技术,不懂财务,不懂管理。”但是,正是这样“三不懂”的企业家,用“利益共同体”,打造出了一个“命运共同体”!

 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除了核心管理层,华为的每个业务板块,都有独当一面的人,任正非放心让这些人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。就拿华为的手机业务来说,华为消费者业务层面有余承东,荣耀手机有赵明。而格力呢,董明珠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?一个人的能力是有边界的,个人的能力再强,都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。